標簽歸檔:中醫

2萬多個中醫方劑查詢上線

A+醫學百科新增加了2萬多個中醫方劑條目。 中醫方劑包含中醫藥方和調劑,是根據中藥配伍原則,以若干中藥材組成的藥方。 這次更新的方劑條目超過2萬條,每個方劑條目包含藥方處方,方劑作用和功效, 藥劑的用法用量等信息。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這里是部分藥方,點擊字母查看完整列表: A:?安宮牛黃丸 阿魏化痞膏 安神丸 安腎丸 艾湯 安神定志丸 艾醋湯 艾附暖宮丸 安神補心丸 阿魏丸 安神膏 艾葉粥 安沖湯 B:?補中益氣湯 白芥子 白湯 白虎湯 八珍湯 白蘞 八味丸 冰硼散 保和丸 白藥 薄荷湯 八仙過海 補陽還五湯 八正散 C:?赤水玄珠 承氣湯 柴胡疏肝散 穿心蓮片 沉香化滯丸 刺五加浸膏 … 繼續閱讀

發表在 網站資訊 | 標簽為 , , , , , | 留下評論

中藥材查詢功能上線

A+醫學百科中藥材查詢功能上線。A+醫學百科新整理更新了一萬多條中藥材條目。 目前可以按藥材名稱拼音查詢訪問這些條目。 每個中藥材條目包含藥材的味性、功效作用、來源出處、用法用量等信息, 部分藥材附帶圖片。 中藥材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材列表 A:?艾葉 阿魏 桉葉 安息香 桉油 艾虎 矮地茶 阿月渾子 暗紫貝母 艾納香 安胎藥 矮陀陀 艾實 昂天蓮 B:?白術 白芍 半夏 百合 薄荷 白芷 檳榔 薄荷腦 板藍根 補骨脂 半枝蓮 白礬 巴豆 白果 荸薺 鱉甲 C:?川芎 陳皮 柴胡 赤芍 … 繼續閱讀

發表在 網站資訊 | 標簽為 , , , , , , , | 留下評論

非專業人士論中醫治療機理(駁偽科學論) (轉載)

首先表明下.我不是醫生,但是有很多醫生朋友。其中不乏全國知名的例如哈大2等等的醫生。中醫西醫都有,臨床麻醉消化檢驗科的品種齊全。 套句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走!與鳳同飛必出俊鳥,與虎同眠哪有善獸。(這一刻單田芳老師附體了。) 在BBS上見到一些人憑著自己的一點想象加上模棱兩可的所謂什么什么書上的幾句話就對中醫藥指手劃腳,大加謬論,實在氣不過才跳出來為祖國醫學鳴不平。

發表在 保健常識 | 標簽為 , , | 留下評論

中醫經典:《難經》全文-目錄及索引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是一本中醫理論著作, 共3卷。原題秦越人撰?!半y”是“問難”之義,或作“疑難 《難經》 ”解?!敖洝蹦酥浮秲冉洝?,即問難《內經》。作者把自己認為難點和疑點提出,然后逐一解釋闡發,部分問題做出了發揮性闡解。全書共分難,對人體腑臟功能形態、診法脈象、經脈針法等諸多問題逐一論述。但據考證,該書是一部托名之作。約成書于東漢以前(一說在秦漢之際)。該書以問難的形式,亦即假設問答,解釋疑難的體例予以編纂,故名為《難經》。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理、營衛、俞穴,針刺等基礎理論,同時也列述了一些病證。該書以基礎理論為主,結合部分臨床醫學,在基礎理論中更以脈診、臟腑、經脈、俞穴為重點。其中1~22難論脈;23~29難論經絡;30~47難論臟腑,48~61難論??;62~68難論俞穴;69~81難論針法。書中對命門和三焦的學術見解以及所論七沖門(消化道的7個沖要部位)和八會(臟、腑、筋、髓、血、骨、脈、氣等精氣會合處)等名目,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該書還明確提出“傷寒有五”(包括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并對五臟之積,泄痢等病多有闡發,為后世醫家所重視。全書內容簡扼,辨析精微,在中醫學典籍中常與《內經》并提,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古典醫籍之一。有多種刊本和注釋本。

發表在 醫學著作 | 標簽為 , , | 留下評論

中醫古籍大全-中醫秘方大全-老中醫經驗集-中醫學課件-步入中醫之門

整理日期 文件名稱 文件大小 2007-4-2 [醫學]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 方劑學》中醫四大基礎[ISO] 25.63GB 2006-11-16 [醫學] 《中醫資料書籍集合》[ISO] 9.31GB 2007-4-2 [醫學] 《全國名老中醫臨床經驗高級講習班第一期》 4.38GB 2006-6-21 [醫學] 《黃帝內經》北京中醫藥大學王洪圖主講 4.1GB 2006-12-3 [保健/性] 《中醫按摩》 995MB 2006-10-24 [醫學] 《中醫四大經典之黃帝內經原文朗讀》白云出岫[MP3] 454MB 2006-5-4 [醫學] 《黃帝內經》(大型中醫綱領紀錄片)

發表在 保健常識 | 標簽為 , | 留下評論

給初學中醫的十封信

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遣產,在這幾年來達到了一個的高漲。一方面是中醫大量帶徒弟.繼續培養新生力量,一方面是許多西醫同志也紛紛的學習中醫。因此在整個中醫工作中,教學工作成為為最突出的-面。 無可諱言:中醫師一般缺少教學經驗,浩如煙海的中醫典籍中,也缺少-套系統的,可供初學參考的教材。以比較通俗的陳修園氏”醫學三字經”而言,它的形式雖然可說是”喜聞樂見”,但從今天的眼光看,”醫學三字經”還存在很多缺點,并不很適合初學參考。首先是它對中醫的基礎醫學(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診斷、藥理等)只字未提,單純從臨床方面提了幾種常見疾病的處理方法,這對初學中醫的人員是不切實際的,其次它對中醫學術中的幾個大問題如外感與雜病、傷寒與溫病,八綱與八法等都未著重介紹.使初學中醫的人讀了三字經以后,仍然不知道中醫學術的輪廓,再次陳氏對唐后醫學著作的批判,不能反映歷史的辯證發展。所以我認為它對初學中醫的人,還是不夠理想。 一九五五年底,我院部分護士要求學習中醫的一般知識,剛在初中畢業不久的-些知識青年,也來信要求指導學習中醫的門徑,我反復考慮這些要 求,我認為專指定幾本書給他們看,并不是好辦法。我們曾先走一步的人,對于初學者的重要職責,似乎在于指導他們以正確的學習方法,只要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 方法,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合乎自己要求的中醫書來學習,這樣似比切實得多?!笔庑?#8221;就是在這種思想支配下陸續寫出來的。 “十封信”每封信介紹了一個中心問題,每封信之間是互相聯系的,雖然它扼要地介紹了中醫學術的各個方面,但由于它著重提出一些學習方法,因此它不等于”中醫基本知識講座”一類的書,,不能完全代替中醫有關基礎和臨床的各種著作。 這十封信提出的-些問題,是學習中醫過程中帶有普遍意義的問題。為了適應學習中醫的廣泛需要,內容力求深入淺出,行文力求生動活潑,但限于作者水平,雖經多次修改,仍覺未能充分滿意,希望讀者多提意見,以便再版時訂正。

發表在 保健常識, 其它 | 標簽為 , | 留下評論

醫書《中醫兒科學》電子書在線閱讀

中醫兒科學,是以中醫學理論體系為指導,中國傳統的中藥、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為手段,研究自胎兒至青少年這一時期小兒的生長發育、生理病理、喂養保健,以及各類疾病預防和治療的一門醫學科學。 《中醫兒科學(供中醫類專業用)》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普通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編審委員會編寫和審定的,供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中醫、針灸專業使用?!吨嗅t兒科學(供中醫類專業用)》共分四章,分別介紹了兒科學基礎知識、常見病證、時行疾病、初生兒病證,系統地闡述了中醫兒科發展簡史、生理特點、病理特點、喂養保健、四診概要及治療概要,分別從病因病機、診斷依據、辨證論治諸方面,對常見病證、時行疾病、初生兒病證作了詳細論述,并對部分病證結合當前醫學發展,介紹了現代研究進展。對每個病證的闡述,既反映了中醫特色,又保持了中醫理論的完整性和系統性。附錄有小兒常用針灸及推拿療法、常用中藥、常用小兒實驗室檢查正常值等篇章。為便于查閱,還附加了方劑索引?!?/p>

發表在 醫學著作 | 標簽為 , , , | 留下評論

醫學書籍《中醫婦科學》在線閱讀

全書結構分總論篇、各論篇和附篇三大部分。 總論篇介紹中醫婦科學發展簡史,中醫對女性解剖生理特點的認識,婦科病的病因病機、診法與辨證概要、治法概要、預防與保健等基本理論和知識。各論篇分別介紹了月經病、帶下病、妊娠病、產后病、乳房疾病、前陰疾病和婦科雜病的診療規律等,是本書的重點所在。附篇介紹了西醫婦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包括女性生殖系統解剖與生理、妊娠生理、婦科檢查及常用特殊檢查等,并介紹了婦科臨床按西醫婦產科疾病認識的部分重要病種和計劃生育內容,尤其是增補了一些上一版沒有的而中醫藥治療又具一定優勢或療效較好的病種,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癥、多囊卵巢綜合征、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等。由于附篇的內容與各論的內容各有側重,各具表述特色,因而體例上難以一致,特此說明。在一些章節后視具體情況新增了教學提示、病案舉例和復習思考題等內容,書后附有方劑匯編和主要參考文獻書目,以方便讀者查閱。

發表在 醫學著作 | 標簽為 , , | 留下評論

中醫基礎理論 電子書全線閱讀

以下是《中醫基礎理論》電子書的目錄,點擊章節標題在線閱讀本書 中醫基礎理論 1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 1.1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1.2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組成 2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2.1 氣一元論 2.2 陰陽學說 2.3 五行學說 2.4 氣一元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的關系

發表在 保健常識 | 標簽為 , , , , | 留下評論

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全文索引 包含《素問》和《靈樞》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 是與《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并列的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中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饵S帝內經》包括《素問》81篇和《靈樞》81篇

發表在 保健常識 | 標簽為 , , , , , | 留下評論

養生保健在線視頻匯集

曲黎敏《黃帝內經》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134822.html 曲黎敏教授用通俗易懂、平易親和的語言,很好的詮釋了難澀的中醫古籍經典——《黃帝內經》(注:本講座非正式的中醫教學講座,著重于弘揚和普及中醫文化知識。)

發表在 保健常識 | 標簽為 , , , , | 留下評論

人體穴道圖 300多個穴道圖解位置帶說明

穴位學名腧穴(腧讀shù), 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也是針灸、推拿等療法主要的施術部位。多為神經末梢密集或較粗的神經纖維經過的地方。又稱孔穴、穴、穴道等。詳細參看穴位條目. 頭部正面穴位圖 頭維穴 發際穴 陽白穴 印堂穴 攢竹穴 魚腰穴 外明穴 睛明穴 絲竹空穴 瞳子髎穴 承泣穴 球后穴 四白穴 迎香穴人中穴 地倉穴 承漿穴 補充:前頂穴 通天穴 上星穴 神庭穴 承光穴 當陽穴 五處穴 曲差穴 眉沖穴 素髎穴 兌端穴 齦交穴 上迎香穴 頭部背面穴位圖

發表在 保健常識 | 標簽為 , , , , , | 留下評論